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

冬季到雲南/昭通/大山包觀雲海賞黑頸鶴 TAMRON 150-600mm G2(A022)拍鶴技巧解說

大山包深藏在雲南東北部的偏遠山區,少為人知,卻擁有美麗的高原湖泊、草原以及壯觀的雲海,再加上冬季棲息著稀有的黑頸鶴,構成了豐富的旅遊內容。筆者曾在2014年首訪大山包,碰上景區正在施工,沒能在近距離拍到黑頸鶴,再加上風太強,又沒見到雞公山大峽谷的雲海,很不甘心。2016年12月底揪到三位不怕「摃龜」的朋友,再訪大出包,如願完成觀雲賞鶴的心願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7.1,1/2000秒,ISO400。2016-12-31,16:38。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
大山包在那兒
大山包自然保護區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大山包鄉,距離省會昆明約430公里,對內地人來說,距離不遠,不過我們必須花二天才能抵達。主因在於,台北到昆明的直航班機13:30起飛,步出機場已經17:30,當天只能在中點站會澤(縣城)過夜,隔天再前往昭通市,接著轉往大山包。會澤到昭通約133公里,全程為高速公路,外加車少,2小時就走完了。昭通到大山包的路程較短,只有79公里,卻因道路彎曲,不時得穿越村莊,又碰到修路,花了2.5小時才到達目的地。

由會澤進入昭通之後,一直在薄霧中前行,不過天氣預報是晴天,我跟同伴們說,這種天候應可看到雲海。果然,隨著車子越爬越高,天空也逐漸亮了起來,爬到海拔2,500公尺左右,終於穿雲而出,看見超大雲海,真是好預兆。看到雲海,我們終於找到理由下車尿尿,順便拍照留念,才繼續前行。
前往雞公山的交通工具之一:馬匹。


大山包自然保護區&黑頸鶴
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3年,海拔大約3,000~3,200公尺,年均溫6.2度,總面積1.92萬公頃,屬於高原草甸地貌,因境內擁有綿延的渾圓山頭而得名;其特殊的高原濕地,嚴酷的氣候與惡劣的交通條件,提供了野生動物天然的屏障,成為斑頭雁、黑頸鶴等鳥類越冬的主要棲息地之一。
跳墩湖晨光。
黑頸鶴(Black-necked Crane)是世界最晚被記錄的15種鶴之一,由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,除了頭頂呈血紅色,眼眶後側及下緣有一小塊灰白色之外,頭和頸大多是黑色。成年黑頸鶴身高大約1.4~1.5公尺,體重在5~7公斤,主要棲息於海拔2,500~5,000公尺的高原沼澤地帶,以洋芋、蔓菁、青稞等植物為主食。然而,高原酷寒,食物短缺,幼鶴存活率低,造成黑頸鶴的數量希少,成為珍貴的「鳥類熊貓」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7.1,1/800秒,ISO320。2016-12-31,16:02,畫面只有上下裁切,沒有格放。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黑頸鶴繁殖於西藏、青海、甘肅、川北一帶,在藏南、貴州和滇東北等地越冬。大約每年農曆九月九日之後,鶴群由四川若爾蓋縣陸續飛抵大山包過冬和談戀愛,十月左右達到最高峰,隔年農曆三月三日左右帶著同伴,陸續返回繁殖地養育後代,平均停留時間約二百天。經過多年的保護,到大山包過冬的黑頸鶴已經由2003年的300多隻增加到2015年的1200隻左右。2016年3月還曾記錄到1310隻。

高原草甸:扛著大砲窮追羞怯的黑頸鶴
大山包主要景區包括大海子、跳墩湖、雞公山和高山草甸(原)。用過午飯,稍事休息,14:00由旅館主人帶領我們前往鎮外尋訪黑頸鶴。首先,我們來到跳墩湖上方的牧場,其上散落著牧人、牛羊,以及高原的驕客黑頸鶴。
大山包草原上的牧羊人和羊群。
穿著高原LV(羊毛披風)的大山包「偽牧羊人」。他是我們的地陪,跟牧羊人借羊毛披風拍照

我們的運氣很好,抵達草甸不久便遇見二群共8隻鶴。下車之後,大夥立馬拿起相機和大小砲(長鏡頭),奔向400公尺外的黑頸鶴。筆者的傢伙包括950公克的Canon 5D3,搭配2010公克的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鏡,以下稱A022),總重大約3公斤。還好我常在高原活動,否則拿著它們在3,200公尺的地方「端槍跑步」,不累掛才怪。

由於先遣步隊攜帶的裝備不足(鏡頭不夠長),外加缺乏拍鳥經驗,不小心進入了鶴群的警戒範圍,大約100~150公尺,因而驚飛了前方的5隻黑頸鶴。還好,筆者早已設定好相機,再加上對焦系統夠快夠準,逮到了它們翱翔天空的畫面。在草甸覓食的黑頸鶴大多成群結對。若遇見二隻,應是夫妻或情人,碰到三四隻在一起,則是一個家庭,覓食或飛行途中,幼鶴大多排列在群體中間。
被同伴驚飛的黑頸鶴。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6.3,1/3200秒,ISO400。2016-12-30,12:28。

雖然搞飛了一群,幸好更遠的山坡上還有3隻黑頸鶴等著我們。它們應是一個小家庭,小孩的體型較小,站在中央,父母分列兩旁。這回由我領軍,小心翼翼地接近,並且不時觀察它們的動向。如果它們同時抬頭,眼觀四方,表示已有警戒心,就得停下腳步;如果發現我們沒有進一步行動,黑頸鶴仍會繼續低頭覓食,但總有一隻抬頭警戒。為了測試彼此之間的最近距離,筆者再次端著大砲慢慢前行,直到它們飛走為止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6.3,1/3200秒,ISO400。2016-12-30,12:28。
之後,我們環繞著跳墩湖繼續尋鶴,不久在一處山坡上看到11隻黑頸鶴,真是令人驚喜。為了不驚動它們,我們有如玩捉迷藏,慢慢地沿著邊坡的土牆前進。然而,無論再怎麼小心,它們總知道有人靠近,跟我們保持大約100~150公尺的距離。看到我們不斷地接近,這群鶴並沒有飛走,而是慢慢地走向坡頂,看衰我們初到三千公尺高原,無力在小山丘跑上跑下,真是欺人太甚。那天我們追鶴到日落,才帶著愉快的心情回旅館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6.3,1/2000秒,ISO400,-1EV補償。2016-12-30。

大海子濕地:黑頸鶴的越冬棲息地
其實,拍鶴不用那麼累,在大海子濕地就能輕鬆拍到一大群黑頸鶴。那兒設有類似碉堡的觀測站,成為拍攝黑頸鶴的絕佳場所。隔天,我們在日出前半小時抵達大海子,大約有300隻黑頸鶴群聚在湖邊,不斷地發出「咕、嗄」的叫聲。隨著天色漸明,叫聲越響亮,就在日出前後,黑頸鶴成群結隊地飛往附近的山頭或草甸覓食。那天清晨大海子沒有雲彩,再加上光線太強,鶴飛得太遠,只拍到鶴群飛過天際的剪影,沒有拍到理想的畫面。
大海子濕地觀測站內的地道。
不用氣餒,好戲在後頭。每天大約13:00,大海子「鶴來居」民宿女主人陳光會都會背著包穀(玉米)前往濕地「投食」。「鶴來居」餵食黑頸鶴已有20多年,大約在上世紀末,「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」在大山包尋找護鶴員,陳光會的婆婆董應蘭成為當地的第一批護鶴員。董應蘭年老之後,陳光會接下投食護鶴的任務。

接近13:00,陳光會出現在濕地,引起黑頸鶴一陣騷動。她一邊吹著口哨,一邊在濕地和觀測站附近投灑玉米,鶴群一聽到她的口哨聲,便群聚在一起,昂首觀望並且保持大約50公尺距離,直到投食完畢,才趨前享用玉米。可惜的是,觀測站地道內擠滿了人,講話太大聲,警覺性超高的黑頸鶴沒有靠近撿食玉米,還好A022的600mm焦距還夠用,足以把它們拍得大大的。
在大海子投食的陳光會女士。
無論如何,餵食前後是拍攝黑頸鶴的最佳時機。餵食之前,它們三五成群從四面八方飛回濕地,表演定點著陸的美技。首先,張開雙翼在空中滑翔,尋找降落位置;接著,猶如飛機放下起落架,慢慢地向前伸出原本向後伸直的雙腳;最後,快速鼓動雙翼,同時微彎雙腳向前伸出,優雅從容地著陸。從它們飛臨上空,觀測站內的快門聲便此起彼落,甚至連站我身旁,只拿70-200mm的攝友都按得很爽。我當然不落人後,握住三腳架上的Canon 5D3 + A022,緊盯著觀景窗,化身為機槍手,在黑頸鶴進入射程範圍之後,啟動高速連拍,捕捉它們著陸的美姿。
放下起落架,準備著陸的黑頸鶴。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8,1/1600秒,ISO250。2016-12-31,12:28,畫面左右裁切,沒有格放。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
黑頸鶴降落的瞬間,千姿百態。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7.1,1/1250秒,ISO250,-1.0EV補償。2016-12-31,12:28,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俗話說飽暖思淫慾,幾隻吃完玉米的公鶴就開始跳起「求偶舞」。雄鶴除了圍繞在雌鶴四周跨步踏水,三不五時還會由水面瞬間跳起,吸引雌鶴的注意,有時甚至突然躍起,引頸蹼向雌鶴,並且發出「咕嚕、咕嚕」的聲響,狀似攻擊或吵架。無論對著雌鶴示愛或是吵架,雄鶴瞬間跨步、跳躍或展翅的動作輕盈且優雅,總能觸發高速連拍的快門聲,為沉悶等待的拍攝過程,注入了興奮劑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.7.1,1/2500秒,ISO250,-1.0EV補償。2016-12-31,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.7.1,1/2500秒,ISO250,-1.0EV補償。2016-12-31,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8,1/1600秒,ISO250。2016-12-31,12:28,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除了偶爾幾隻雄鶴起舞,讓我們按按快門,活動筋骨,其他的黑頸鶴大多在水邊覓食或喝水,有的則是埋頭理羽,畫面較靜態,激發不出快門聲響。此時,攝友們大多或站或坐,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。身旁的攝友來自廣州,好奇的問我,大多數內地人都不知道大包山,為何我能找到這兒?我俏皮的回答,身為攝影旅遊領隊,有美景的地方就有我。吹牛打屁之際,我的眼睛仍不時盯著窗外的動靜,深怕漏掉精彩的畫面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7.1,1/1600秒,ISO400。2016-12-31,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大約16:00,隨著黑頸鶴開始飛離濕地,我們也跟著忙碌了起來,戰戰兢兢地站在各自的「大砲」後方,透過觀景窗緊盯著鶴群,若發現它們有任何動作,馬上按下快門,捕捉它們飛離的瞬間。根據我的觀察,它們準備起飛之前有跡可循。首先,成群走向空曠的草地,抬頭迎向遠方,接著猶如在跑道上排隊的飛機,一隻隻向前跨步助跑,井然有序地展翅飛高。我們大約在12:15抵達大海子,直到同夥凍到手腳冰冷,黑頸鶴紛紛飛離,才帶著笑容離開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8,1/1250秒,ISO050,-1EV補償。2016-12-31,12:28,攝於大海子濕地。

雞公山:騎馬看雲海
到大山包不僅能觀賞黑頸鶴,若運氣好,還能在雞公山大峽谷遇見壯闊的雲海。2016年最後一天的清晨,我們在大海子拍完日出和黑頸鶴,還來不及吃早餐,便火速趕往雞公山。景區入口位在跳墩河水庫旁,可選擇用四隻或二隻腳進入,也就是騎馬或走路啦!
前往雞公山途中的遊客。
到了入口,匆匆地跟當地居民買了雞蛋充飢,接著使用二隻腳進入景區。那天風和日麗,夠冷加上濕氣足,應有雲海才對。我的判斷正確,大約走了200公尺就看到雲海靜靜地躺在峽谷中。由於2014年曾在這兒「摃龜」,這回看到雲海特別興奮,於是慢跑向前,並且揮手示意同伴加快腳步,深怕眨眼之間雲消霧散,完全忘了我們身處海拔3,200公尺高原,走太快會有高原反應。
在雞公山觀景台看海。

臨淵踏海,傲視千山萬壑,人生難得幾回。拍攝資訊:全幅相機,24-105mm F4,光圈優先,F8,1/1000秒,ISO100,+1EV補償。雲南/照通市/大山包鄉/雞公山,2016-12-31,09:43。
棧道沿著峭壁而建,每個凸出於峽谷的峭壁前端皆設有觀景台,踩在鋼架支撐的懸空觀景台,探頭觀看峽谷中的雲霧,恰似站在臨海的峭壁上俯瞰拍岸的浪潮,令人又驚又喜(有懼高症者勿試)。我們沿著棧道爬上又爬上,大約30分鐘之後,來到面對雞公山的大觀景台。那兒視野極佳,能俯瞰四周的大山以及視角180度的大雲海。
雲海圍繞的雞公山。
雞公山因形似公雞的頭部而得名。然而,由觀景台俯視,發現雞公山不是山,而是一面大峭壁,有人形容它是大刀砍出來的絕壁,尾端和山體相連,三面絕壁最深達2,600公尺。雞公山向前伸出的錐狀山頭,猶如雞冠和雞頭,後方狹長的山壁狀似雞頸,兩者之間有小徑相通,人稱「英雄道」,據說最窄的地方只有二尺(約60公分)。有人說,踏上「英雄道」,猶如在峽谷上方走鋼索,命懸一線,稍不留神就會跌落萬丈深淵。若時間足夠,真想去爬爬雞公山,逞英雄。
沒有雲海的雞公山可望見大峽谷的深度。
不論在晨光的照耀下,或是雲海的包圍中,雞公山好像一隻雄赳氣昂的公雞,挺立在大峽谷上方,遙望著雲卷雲舒,隨時準備發出懾人的雞鳴,迴盪在千山萬壑之中。
雞公山大峽谷大雲海。
那天的雲海超壯觀,由眼前展開至對岸的山脈,左右兩端看不到盡頭。望見寬廣、綿密又柔白的雲海,同伴們喜出望外,直說這雲海太壯觀,有如坐在飛機上俯視腳下白雲,好不真實。我們爬上觀景台上方的草原,那兒散列著2~3公尺高的大圓石塊,遠望有如一顆顆又大又圓的山包,伙伴們輪流站在石頭上充當模特兒,對比雲海的壯闊感。
雞公山大峽谷大雲海。
壯闊的雲海也有秀麗的一面,大觀景台右方有二道山脈伸進峽谷,比較靠近我們的是一面大峭壁,在雲海的包圍下,帶有黃山的秀麗,好像一幅海上仙山的水墨畫。令人驚訝的是,山頭上還有幾戶人家,在我們看來,他們常有雲海相伴,猶如住在仙境;然而,他們的生活應相當艱困,大多只能種植蕎麥、土豆以及放牧為生。很想飛過去那兒看雲海,順便了解他們怎麼過活。
秀麗的雞公山大峽谷雲海
當天若時間足夠,很想待在雞公山直到雲消霧散。無奈,那天太忙,11:00左右便返回大山包鎮上,匆匆吃碗米線充飢,再趕往大海子拍攝陳光會餵食黑頸鶴的畫面。回程,我請同伴們騎馬回到景區入口,我則是爬上半山腰,以雲海為背景,拍攝他們騎馬觀海的豪情與浪漫。隔天清晨,我們再度回到雞公山,打算拍攝2017年元旦第一道曙光和雲海。然而,人算不如天算,風太大,只有曙光,沒有雲海。

雞公山的馬幫。

在雞公山騎馬返程的團員。



昭通黑頸鶴拍攝注意事項

1.季節
拍攝黑頸鶴的較佳期間為12月到隔年3月,冬季有機會下雪,路面結冰恐延誤行程。

2.行程安排
●第一天:避免碰上結冰路面,早上由會澤出發,10:00左右再由昭通上山,大約12:30抵達大山包。用完午餐,先到跳墩湖附近走走,尋找黑頸鶴拍攝機會,順便適應高海拔缺氧環境,以及看看雞公山大峽谷有無雲海,若有,可拍攝雲海和夕照。當然,若時間不夠,可直接前往大海子,拍攝13:00餵食黑頸鶴畫面。
●第二天:日出前30分鐘抵達大海子濕地,拍攝日出搭配黑頸鶴飛離濕地的畫面。若當天雲淡風輕,日出後馬上轉往雞公山,有機會拍到雲海。下午12:00之前回到大海子,拍攝等待餵食的黑頸鶴,若它們一直待在濕地,可在那兒拍到天黑。
●第三天:若天晴且沒有大風,清晨可到雞公山拍雲海;接著,由觀景台左上方的小徑爬上跳墩湖上方的小山包,拍攝跳墩湖全景。若時間足夠,中午再拍一次黑頸鶴餵食,接著返回昆明或前往其他地方。
跳墩河景色。
3. 拍攝技巧
●器材選用:最好攜帶具有600mm焦距的長鏡頭,如筆者這回使用的TAMRON A022。替代方案為,使用APS-C片幅相機如Canon 7D + 100~400mm F4.5-5.6 IS等鏡頭,望遠端即可達640mm。
●相機設定:不論使用任何曝光優先,快門速度為首要考量,拍攝靜態畫面,手持不得少於1/500秒,拍攝動態畫面,最好維持1/1000秒以上。在對焦方面,拍攝靜態畫面,使用單點或小區域,搭配單次對焦即可;拍攝起飛或降落等飛行畫面,最好擴大對焦區域,如啟用9/11/21個對焦點,搭配連續對焦和高速連拍,提高成功率。最後,還需留意曝光值微調,黑頸鶴的身體以白色居多,若背景較暗且面積較大,很容易曝光過度,需適時進行曝光負補償。
●耐心守候:黑頸鶴很容易受到驚嚇,不論在保護區或草原拍攝,必須放慢動作,且保持輕聲細語,還得耐心守候,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,精彩的畫面通常只有一瞬間。
大海子的黑頸鶴&綠頭鴨。
4. 其他
●注意保暖:大山包景區海拔3,000~3,200公尺,年平均氣溫6.2度。冬天清晨大多在零度以下,下午在觀測站內拍照,站久了會手腳冰凍,除了注意穿夠衣服保暖,還需攜帶熱水瓶以及準備高熱量食物。
●避開假日:若在元旦等連續假期前往,人潮眾多,觀測站地道內塞滿了人,其中90%不是拍鳥遊客,因而形成大人高聲喧嘩,小孩四處亂叫的場面,嚇得黑頸鶴不敢太靠近地道,增添拍攝的困難度。
●熟人帶路:由於景區的制度尚未建立完善,最好請當地人開車帶路,一來能順利找到鶴群,再者可節省寶貴時間。
每天拍完黑頸鶴,最幸福的事:吃酸豬腳火鍋取暖。



附錄:量輕質優,出遠門的拍鳥利器
TAMRON 150-600mm F5-6.3 Di VC USD G2(Model A022)

出遠門拍照最怕負重,尤其是到了高原且需要走路,對於器材的選擇更需「斤斤計較」。以這回到雲南大山包來說,拍攝題材包山包海,除了黑頸鶴與雲海,偶爾還能拍拍牛羊和牧羊人等高原風光,因而必須攜帶各式鏡頭。為了節省換鏡時間,避免相機入塵,所以準備了2機4鏡,包括輕巧且具有600mm焦長的A022。
雖然在大山包大海子濕地能架著三腳架定點拍攝黑頸鶴,偶爾仍要扛著大砲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大草原追鶴,若器材超過5公斤(含三腳架),還沒追到鹤就先累掛了。還好,TAMRON A022搭配5D3,重量接近3公斤,無論攜行或短時間手持拍照還不會太吃力。

在操控方面,首先,TAMRON A022搭載超音波馬達,相較於前一代A011,對焦速度明顯提升,搭配使用Canon 5D3的連續對焦模式(AI SERVO),拍攝飛行中的黑頸鶴,或瞬間起飛的斑頭雁等,對焦成功率在九成以上。再者,A022配備了4公分寬、直條紋橡膠材質的變焦環,寬度夠且黏手,變焦快速又方便。此外,A022在對焦和變焦環之間設有「LOCK」按鈕,方便攜行時鎖住鏡筒,避免向下滑出;更貼心的是,無論在任何焦段,例如450mm,向前推出變焦環,即可鎖定該焦段。最後,A022的最近對焦距離也由A011的2.7公尺縮短到2.2公尺,便於遠程微距攝影,如拍攝櫻花等小花草,而且它還具有全時手動功能,可在自動對焦模式下,隨時旋轉對焦環,進行手動對焦。

在畫質表現方面,A022配備了三片低色散(LD)鏡片,能消除軸向與橫向色差,並且採用eBAND (加大頻寬及視角) 奈米鍍膜層與BBAR (寬頻防反射) 鏡頭鍍膜技術,能提昇抗反射效果,即使在逆光下拍攝,仍可有效消除光斑及鬼影等破壞畫質的惱人問題。由2200萬畫素放大100%的附圖可看出,不但對焦準確,而且保留了豐富的羽毛層次和細節,對業餘使用者來說,畫質綽綽有餘;何況,相較於500mm或600mm等定焦鏡頭來說,A022的價格相當親民,是一顆量輕且質優的出遠門拍鳥利器(窮人大砲)。
Canon 5D3,Tamron 150-600mm F5-6.3,Di VC USD G2(二代),使用600mm焦距拍攝,光圈優先,F6.3,1/1600秒,ISO400。2016-12-31。

由上圖放大100%,羽毛的細節和層次豐富。本圖寬邊1300 dpi,歡迎放大檢視。

P.S.
1. TAMRON A022詳細解說&規格表請參閱官方網站:http://www.tamron.com.tw/product/Di/A022/index.html
2. 預計2018年1月再昭通大山包,行程連結: https://wangchuan0123.blogspot.tw/2017/08/2018-01-2018-010916.html
3. 延伸閱讀:【雲南/會澤/大橋攝影旅遊】心醉念湖的雲海仙境與優雅的黑頸鶴http://wangchuan0123.blogspot.tw/2015/09/blog-post.html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