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
西藏攝影旅遊(下):前進聖母峰基地營

前往聖母峰(珠峰)基地營的道路跟腸子一樣,彎彎曲曲,本來就不好開,路面又坑坑洞洞,師父開起車來,有如陸上行舟,一會兒左晃右晃,一會兒上跳下跳,人也隨著車子彈起又落下,有如篩子上跳動的稻穀。有位男性網友打趣的說,走這種路,蛋蛋會被震碎。

晨光下,帶著藍調的聖母峰。攝於絨布寺。Sony A700,70-300mm F4.5-5.6 G,焦距70mm,光圈優先,F11,10秒,ISO100。






啟程:日喀則→協格爾(新定日)

我們大約07:30由日喀則出發,前往本次行程的重頭戲之一:聖母峰(珠穆朗瑪峰)基地營。這段360公里的路程,最後90公里為泥土路,不容易走,外加碰到旅遊旺季,通過邊防檢查站常需2小時,要在日落之前趕到基地營,觀賞日照金山的美景,中途不能有意外的耽擱。

出城之後沿著G318國道前往新定日(協格爾),這條中國最長的國道,從上海人民廣場起跑,直到西藏和尼泊爾邊界的樟木鎮友誼橋才停止,全長5476公里。其中成都到拉薩即為風景優美的川藏公路,拉薩至加德滿都稱為中尼公路,全長920公里。雖然中尼公路平坦寬闊,卻有嚴格的時速限制,以日喀則至定日為例,均速大約60公里。西藏用最傳統的方法限速,公路單位分別在A點與B點設檢查哨,並規定行車時間。師父必須在A點報到,領取證明文件,接著在規定的時間之後才能通過B點,否則就算超速。例如某段路程為180公里,限速60公里,二點之間不能在2小時以內走完。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,師父們仍以80~90公里的時速在中尼公路上急駛,若發現抵達時間過早,則會在檢查哨前找個地方停車休息,等時間差不多了再上路。

Fujifilm X-Pro 1,Fujinon 18mm F2.0,光圈優先,F4,1/1200秒,ISO200,AWB。JPEG。由車上拍攝。


由日喀則出發不久,八輛吉普車組成的車隊行走在岡底斯和喜馬拉亞山脈間的河谷平原,沿途風和日麗,空氣清新,令人舒爽。暑假出國,景點到處都是人,旅遊品質不佳,但並非一無是處,至少可逃離臺灣火爐般酷熱的氣候,享受西藏夏季的清涼。飛奔在筆直的公路上,窗外的景色有如電影,一幕幕由眼前消逝。沿途河谷平原,大多栽種著青稞或油菜花田,點綴著小村莊和牛羊群,綿延至少100公里。起牀不久的太陽照射在遠方的山頭上,拉出長長的山影;黃澄澄的一大片油菜花田由公路兩旁綿延至遠方的山巒,在藍天的襯托下,讓原本立體的畫面,增添耀眼的色彩。

由車內拍攝的油菜花田 (2013.08.01),日喀則前往協格爾途中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快門優先,1/1000秒,F8,ISO200。
2013年2月底3月初才在雲南羅平觀賞盛開的油菜花, 8月初在西藏再看一回,何其有幸。的確,西藏的夏天有如平地的春天,花開遍地。可惜浩浩蕩蕩的車隊,無法說停就停,只好打開窗戶,吹著微寒的晨風,拿出相機亂槍打鳥。電線杆沿著公路布建,外加水泥樁打造的圍籬,只拍到幾張像樣的畫面。出發一個半小時之後,我們來到位在拉孜的G318國道5000公里紀念碑。有的團員到廁所解放,有人追著牛羊拍照,有人在地標前搔首弄姿,留下有趣的畫面。原本預計停留10分鐘,結果耗掉了半小時才上路。

G318國道5,000公里紀念碑。Fujifilm X-Pro 1,Fujinon 18mm F2.0,光圈優先,F8,1/500秒,ISO200,AWB。JPEG。












11:30左右,車隊爬上一個平緩的山頂,一座飄蕩著經幡的巨大牌樓聳立在眼前,寫著「您已經進入了珠穆朗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」,旁邊有一塊石碑,刻著「嘉錯拉山,海拔5220米。」我們有備而去,領隊為團員準備了喇嘛加持過的經幡和經文紙,前者繫在牌樓上,後者灑向天空,祈求旅途一路平安。我們大約停留20分鐘,團員們興高采烈地忙著掛幡、灑經文紙,甚至HIGH到忘了身處5200公尺的高原,還玩起跳拍的把戲,完全忘了當晚還要住在5150公尺的基地營附近。

前往嘉措拉山的路上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快門優先,1/500秒,F9,ISO200。


在5200公尺的嘉措拉山灑經文紙的團員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快門優先,1/250秒,F11左右,ISO100。

玩的太高興了,離開前發生了一件令人氣結的事。熱心幫團員拍照的攝影老師Vios,換用魚眼鏡頭之後,把換下來的Nikkor 17-35mm F2.8D放在地上,心想在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,應沒小偷吧!離開前,Vios發現放在地上的鏡頭不見了,現場除了團員、5-6位遊客和擺攤的藏胞之外,沒有閒雜人等。團員散開來,地毯式地搜尋了大約10分鐘,就是找不到,我們懷疑是擺攤的藏胞趁著一陣亂「撿走的」。地陪跟藏胞交涉了近15分鐘仍無結果,最後只能留下電話,請對方協尋,若有人撿到再電話通知。就這樣,我們默默無語地下山,前往新定日(協格爾)吃午餐。

在5200公尺嘉措拉山灑經文紙的團員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快門優先,1/250秒,F11,ISO100。
午餐之後立刻上路,除了先前的二個停留點耗掉太多時間,前方還有一個至少會耗掉2-3小時的邊防檢查站等著我們呢?出了協格爾,道路兩旁又出現油菜花的景致,不妙的是,遠方的天空佈滿了雲層,想要看到披著白雪的喜馬拉雅群峰機會渺茫。更糟糕的還在後方,當我們在13:30抵達魯魯邊防檢查站,前方已排了一列長長的車陣,應驗了師父的說法,夏季過邊防站,差不多需要2小時。

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快門優先,1/500秒,F8,ISO100。從車上拍攝。


魯魯邊防檢查站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光圈優先,F8,1/250秒,ISO100。


邊防檢查站位在前往尼泊爾和後藏阿里的交通要道,是西藏自治區二線檢查業務量最大的單位。根據官方發佈的數據,5月至10月旺季期間,平均每日往返463台車,2117人,每年檢查量約5萬車次,21萬人次,大多是前往珠峰或阿里的國內外遊客,經商或打工者也不在少數。

所有乘客必須下車,跟著師父到檢查站內排隊檢驗臺胞證和邊防證(或入藏証)。由於旺季人多,工作人員少,效率極差,我們在那兒耗了大約2小時才通過,大約15:30才抵達珠峰路的入口。從入口到基地營雖然只有102公里,到我們住宿的絨布寺大約90公里,直線距離並不長;令人苦惱的是,它是一條內地人所說的搓板路(泥土路),包括170個以上的髮夾彎,車速能維持30公里就偷笑了,也就是說,行車時間至少3小時,預計19:00才能抵達絨布寺招待所。

加烏拉山口下的方便麵路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光圈優先,F13,1/500秒,ISO100。






摻雜甘苦記憶的珠峰路

前往珠峰基地營的道路跟腸子一樣,彎彎曲曲,本來就不好開,況且路面又坑坑洞洞,師父開起車來,有如陸上行舟,一會兒左晃右晃,一會兒上跳下跳,人也隨著車輛彈起又落下,有如篩子上跳動的稻穀。有位男性網友打趣的說,走這種路,蛋蛋會被震碎。珠峰路這麼爛,這麼多年為什麼沒人修呢?每人180元、每車400元的門票用到哪裡去了?

「為何不鋪柏油路?」我好奇的問地陪頓堆。他說,原本舉辦奧運那年,中國想鋪柏油,後來聯合國出面干涉,一來怕柏油路白天吸熱,晚上散熱,融化了喜瑪拉雅山脈的雪;再者,黑色的柏油跟四周的環境不搭,破壞自然景觀;最後,若道路好到可以行駛大巴而帶進了大量的觀光人潮,將造成環境的浩劫。我也認為,不鋪柏油路才對,否則後人就無法體驗行走這條路的辛勞,留下甘苦摻雜的記憶,對喜歡寫作的我來說,也缺少個主題可以發揮。

P.S. 這段路已在2015年鋪上柏油,太可惜了,晚去的朋友,尤其是男性,已無法體驗「震蛋」的樂趣了。

還好,版主曾服役於海軍驅逐艦,這種顛簸的路面跟海上的大風大浪相較,只能說小巫見大巫。令我最受不了反而是,車行過後塵土飛揚,師父為了上坡時擁有足夠馬力(缺氧,車子也會有高原反應),不開冷氣,所以緊閉窗戶,因此,在烈日曝曬下,車內的空氣非常差。還好我不暈車,也沒有出現高原反應症狀,否則這一路就難捱了。

融雪中的彎曲道路。Sony A700,70-300mm F4.5-5.6 G,光圈優先,F6.3,1/125秒,ISO200。


車子一路盤山而上,直到5200公尺的加烏拉山口觀景台,天氣好的話,可遠眺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四座海拔8000公尺以上的高峰:馬卡魯峰8463公尺、洛子峰8516公尺、珠穆朗瑪峰8844公尺、卓奧友峰8201公尺。我們在8月雨季出遊,下午雲霧多,視線不佳,看不到那四座著名的山峰。加烏拉山口觀景台之下即是著名的「天路」,共有二段數十個連續髮夾彎組成的連續彎路,因為太像泡麵了,被大陸人稱為「方便面路」。不巧,前一夜下雪,融雪造成路面積水,行車更加困難。路上還遇到自行車的騎士,在帶著殘雪的濕滑泥路上踽踽前行。再年輕十歲,我也想跟他們一樣,挑戰自我體能極限,騎單車遊基地營。

參觀古蹟?NoNoNo,那道古牆後方是沿途最佳的女生廁所。
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光圈優先,F13,1/200秒,+0.7EV,ISO100。





絨布寺招待所&珠峰基地營

我們在天黑之前抵達絨布寺招待所,比預期時間晚了1小時,外加聖母峰被雲霧蓋住,改成隔天再去基地營。絨布寺招待所建於絨布寺下方,海拔5150公尺,為一個中空的四方型單層樓建築,中央有一大塊空地,充當停車場。車停之後,我們各自拿著簡單的行李和房門鑰匙進房休息,房間只有二張床和一張桌子,可說是家徒四壁,空空如也,不過每床二條被子看起來還蠻乾淨的。

放下行李,我背著相機外出閒逛。步出房門,看到招待所員工從領隊的吉普車抱著一個大鋼瓶氧氣桶進房間,原本以為只是備用,後來才知道有2-3位團員有高原反應,血液中的含氧量嚴重不足,需要補充氧氣。

絨布寺。Fujifilm X-Pro 1,Fujinon 18mm F2.0,光圈優先,F3.5,1/15秒,ISO3200,AWB。JPEG。


眼見無景可拍,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位在招待所上方的絨布寺,深怕用力過度,招來高原反應。絨布寺為西藏地區最高的寺廟,建於1899年,相較於扎什倫布寺和薩迦寺等古老的大廟,它算年輕,不過看起來卻相當老舊,或許地處偏遠的高山,香油錢較少吧!然而,那兒的視野極佳,變成攝友拍攝聖母峰的好地方。

在絨布寺祈福的團員。Fujifilm X-Pro 1,Fujinon 18mm F2.0,光圈優先,F3.5,1/30秒,ISO3200,AWB。JPEG。


天黑之後,我們到客廳吃晚餐,共有二種選擇,炒飯或湯麵。8月旺季,遊客不少,等了好久晚餐才上桌。不知是否不合味口或味口不佳,大多數的團員都沒吃完,在5150的高原上,眼見盤中留下太多食物,實在很浪費,還好外面野狗不少。早知,我們應該跟其他遊客一樣,吃泡麵就好,方便、好吃,又不浪費食物。

晚飯之後,積極且健康的團員紛紛外出拍星河,順便碰碰運氣,等待風停霧散,聖母峰在星空下露臉。當時氣溫應在攝氏5度以下,不穿雪衣無法禦寒。天空雖清澈,雲卻像逃難似地在夜空中急奔,聖母峰看不到,星河也拍不成,只好早早回去睡覺。第一回在這麼高的地方過夜,由於半夜溫度會降到零度左右,我穿著長褲和二件保暖的上衣睡覺,並且蓋上二條棉被;不到半小時,覺得棉被太重,壓在身上不舒服,而且蓋久了太熱,只好把一條當枕頭,就這樣一覺到天亮。隔天一早起床尿尿,看見車頂和引擎蓋結了一層薄薄的冰。

解放之後到戶外逛了一圈,已有團員在拍晨色。那時已接近清晨的黃金交叉時間,天空出現淡藍的色調,不過看不清遠方的聖母峰。趨近團員的相機,放大照片檢視。哇,不得了!聖母峰居然探出頭來。我顧不得高原反應上身,以最快的速度衝進房間,通知室友起牀,再拿出相機和三腳架,返回招待所前的空地拍照。雖然聖母峰四周仍是雲來霧去,還好峰頂偶爾會探出頭來見人。令人驚訝的是,峰底的雲霧有如一陣海嘯過後的巨浪,朝著我們奔騰而來,超級壯觀。或許,掛在嘉措拉山上的經幡將我們的祝願飄向天空,老天看在我們不遠千里而來的份上,讓聖母峰露臉,讓一生只來一回的大部份團員沒有留下太深的遺憾。

聖母峰日出,陽光只點到峰頂。攝於絨布寺。Sony A700,70-300mm F4.5-5.6 G,焦距70mm,光圈優先,F11,1/15秒,ISO100。


我們一直拍到陽光點到聖母峰頂才回到餐廳匆匆的吃早餐,接著坐上吉普車趕往二公里外的基地營售票口,再搭乘巴士(電瓶車)前往基地營。由於車少人多,排隊就耗掉半小時,抵達時已09:00。車停之後,來了一位武警,跟大家交待眾多的「不能」,例如,不能拉標語,不能拿旗幟。最後,慎重地補充了一句,不能拍裸照。語畢,團員笑聲四起。

跟清晨一樣,聖母峰大多只露出腰身和基座,峰頂一直被不斷飄過來的白雲蓋住,曾有一度就要露出臉來,可惜老天就是不賞臉,聖母峰終究沒有露出全貎,似乎在招喚我,再去一次。

聖母峰基地營。左下方的小土堆即是觀賞聖母峰的最前線。
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光圈優先,F11,1/320秒,+0.7EV,ISO100。


聖母峰基地營有何魅力?以攝影的角度來看,它只不過是一座比四周的大山還要高一點的雪山,景觀並不特別,不像念青唐古拉山,有納木措相伴,映襯它的雄偉。有必要多花大約1.5萬台幣與二天時間,冒著暈車的痛苦與高原反應的危險前往。答案見仁見智。對喜愛登山的人來說,聖母峰就是聖山,雖無法攀登山頂,有幸站在5200公尺地方近距離觀賞,已心滿意足。對大多數遊客而言,能健康地在5150公尺的地方睡上一晚,並且目睹世界第一高峰,應算是一生難得的旅遊經驗吧!

團員在5,200公尺的聖母峰基地營紀念碑合影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光圈優先,F8,1/160秒,ISO100。





後記:贖回鏡頭與家訪

回程再度經過嘉措拉山,地陪下車詢問擺攤的藏胞,是否有人撿到鏡頭。正如我們所料,有人「撿到」。Vios老師想給200元人民幣作為酬勞,拿回鏡頭,對方覺得太低,討價還價之後,最後用400元人民幣(約2000台幣)贖回價值新台幣4萬元左右的鏡頭。若對方知道這顆鏡頭的價值,會不會輕易達成協議?

相較於這群惡劣的藏胞,我們在拉孜縣查務鄉拜訪的藏胞就可愛多了。在雲南香格里拉等藏族地區,旅行社會推付費的「家訪」行程,費用大約200元人民幣;內容很制式,也較商業,大多是吃一頓晚餐,以及觀賞穿著傳統服裝的藏胞唱歌跳舞。我們的家訪比較隨性,地陪在路邊隨機挑一家的民宅,若主人剛好在家,且願意接受參觀,就變成家訪,而且免費。我們只需送些水果、糖果和泡麵當等禮物就行了。當然,若想跟對方拍照,給點小費理所當然。

家訪遇到的小朋友。Fujifilm X-Pro 1,Fujinon 35mm F2.0,光圈優先,F4,1/350秒,ISO200,+0.7EV,AWB。JPEG。
我們遇到一群好客的主人,包括婦女、小孩與放暑假的中小學生,他們帶著我們參觀藏族特有的雕樓建築,一樓為畜欄,二樓為住家和佛堂。接著,團員們高興地四處拍照,或與主人合影。最後主人留下地址,要求寄照片回去給他們。我打算明年帶團去基地營時,再親自送照片過去,讓他們驚喜一下。

家訪遇到的藏族婦人。Fujifilm X-Pro 1,Fujinon 35mm F2.0,光圈優先,F4,1/110秒,ISO200,+0.7EV,AWB。JPEG。

家訪遇到的藏族婦人。Fujifilm X-Pro 1,Fujinon 35mm F2.0,光圈優先,F2.8,1/10秒,ISO1600,AWB。JPEG。


【珠峰基地營旅遊注意事項】

1. 通行證
必須攜帶台胞證和申請至珠峰旅遊的入藏證。

2.衣物
晝夜溫差很大,夏天也會下雪,需攜帶羽絨衣。

3. 高原反應
前往珠峰基地營,大多在4,000公尺以上的高原活動,途經2個5,000公尺以上的山頭,還得夜宿在5150公尺的高原,很容易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。由日喀則出發前,事先服用抗高原反應藥物,並且避免劇烈運動。

4. 防曬
高海拔地區,離太陽較近,加上冰雪及水面的反射,紫外線超強。需準備防曬霜、墨鏡、帽子和護唇膏。

5. 最佳時間
每年的4月初到5月底,是珠峰的登山季節,同時也是觀賞珠峰的好時機。此外,9~10月雨量漸減,也是理想的旅遊季節。儘量避開7~8月旺季,人太多,旅遊品質不佳,又逢雨季,大多無法看到聖母峰。

壯闊的油菜花田 (2013.08.01)。日喀則前往聖母峰基地營的途中,由車內拍攝。Sony A70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,快門優先,1/1000秒,F8,ISO200。

P.S. 2014年11月初帶團前往基地營,終於看到聖母峰全貌,如附圖:





*****延伸閱讀 *****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